今年两会关于教育的话题真是多啊,“建议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延迟放学”,“不建议普娃学奥数”,“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建议9年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
各种建议与不建议里,争议最大、热度最高的,肯定要数这个:
# 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 #
提案一出,国内一位老同学就发来微信问我怎么看,还没等我回答,紧接着又来了一条“减吧,最好别的也减一减,这样乐乐的竞争者就要少很多”…
可别误会啊,她家小乐乐才4岁,不是那种已经过了剑桥PET、FCE的英语牛娃。据我了解,同学家也不是啥大富大贵人家,就是个普普通通兢兢业业,对孩子的教育有规划,也很有目标感的中产妈妈。所以,完全不是在叉着腰说风凉话。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我后来看了不少针对这个提案的评论文章,有些真的有一种英语“既得利益者”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盛势凌人感。
读后很不爽。
其实小半爸上周末在黑板报里也说了这事儿,“信了你就输了”,今天我实在忍不住,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怎么看呢?
简单说,尽管提案目前可能还没法落实,但应该是个必然的趋势,因为我觉得它还挺合理的。
先别着急上火啊,咱们来看看提案的具体内容。
有的同学可能只注意到热搜词条,实际上这位委员的建议一共有三句话:
我们逐一来看看:
什么能担当“主课”的地位呢?
语文, 无可厚非,我们自己的母语,也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文字理解力不够的话,其他科目连题目都看不懂;
数学,估计也没人有异议,它是所有数理科学类学科的基础,将来要学好物理、化学必须得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它俩有个共同的特点是,自己重要,对别的学科也很重要。
那“英语”呢?好像的确也没那么强的江湖地位,至少没有哪门学科需要以它为基础。
所以,不再设为与语文、数学平起平坐的主课,也是说得过去的。这意味着什么呢?当然不是不学了不考了,而很有可能的是,减少校内学习课时,因为还要“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嘛。
影响肯定会有,但细想不会很大。大家知道,外语学习,环境很关键,课外的积累、阅读很重要,校内课时增加还是减少个一节两节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看身边英语好的孩子就知道了,有谁是只靠在学校里学出来的呢?
注意,人家不是说『取消英语』考试哦,而是建议『必考->选考』。
这一点,涉及到高考改革,涉及整个教育系统、学校、家庭投入了这么多年的东东要全盘修改,短期看,不太可能。但长远看,我觉得还是应该朝这个方向走,具体理由一会儿慢慢讲。
“禁止”这个词上得比较猛,估计容易引起大家反感。不过这个建议,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默默地“实施”了,各种外语考试虽然没被“禁止”,但对升学的作用越来越弱。
前几年,部分私校、国际学校在面试掐尖时,小托福、剑少、剑五等“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的成绩还是有一定分量的,但现在“升学摇号”、“公民同招”了,它们至少不能冠冕堂皇地作为升学参考。
不过据我了解,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考KET/PET/FCE,也并不是为了集齐这些证书作为升学筹码,而主要是用来考察孩子英语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设定一个目标,一级一级地往上“打怪”,这样孩子和家长都不容易懈怠。
从这三点看,无论是不设为“主课”,还是从“必考”改为“选考”,还是限制“非官方英语考试”的作用…其实都指向一个方向——把英语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和家庭,要花多大劲儿,学到什么程度,孩子和家长自己说了算。
为什么我觉得它挺合理呢?
英语这门学科,技能的展现是多维度的,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360°地全面hold住。
如果确定孩子将来不会到海外留学、生活、工作,的确不需要全面开花,把英语搞到母语或类母语的高度。扎扎实实把学校的要求,把应试搞定就足够了。
那对哪些孩子来说,需要花大力气去学英语呢?
1. 孩子将来会到英语国家留学的,良好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沟通、阅读写作,都能帮助孩子在社交上、学习进度上尽快适应; |
2. 希望孩子将来从事跨国行业、外事工作的,英语沟通(书面+口头)、多元文化理解就特别重要; |
3. 1&2不太肯定,但有超过50%可能性的; |
4. 孩子本身就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充满好奇心,想一探究竟的; |
5. 孩子就是喜欢英语,觉得很酷的。 |
学习英语的目标不同,英语学习的投入侧重和资源倾斜,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自己的赛道上攒劲,就不浪费整个家庭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投入了,减轻了咱们的焦虑和孩子的压力,win-win。
之所以这次感触这么深,是我从国内教育系统这两年的各项改革,到这次两会的种种提案中,发现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点趋同的意思了……
前面的提案说到把英语从“必考”改为“选考”,让我对应到了美国这边的选课制。
美国从中学开始,就是选课制了。比如“外语类”这门大课,孩子可以选中文、西班牙语、法语,中文还可以选学简体字、繁体字……
同一门课程,也有不同的难度可以选。比如数学,有好几个难度等级,逃逃上的是最难的级别,他现在7年级,但数学课上的已经是9年级的内容了。
而一些对数学不那么感冒,或者未来不打算走理工科的孩子,则选择了比较简单的级别,这样TA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钻自己更喜欢更擅长的文学或历史,将来,也会以此申请更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这种个性化的选择,又回到了我前面说的资源最优化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可以早早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到自己真正感兴趣,也和未来目标更吻合的科目上。
你可能会说,美国这套有问题啊!有些孩子可能就全选了最简单的,会造成知识分化、阶级分层啊!
的确,美国教育,尤其公立教育系统的做法,给了对教育上心的家庭和孩子很大的选择权,但对疏忽孩子教育的家庭却不太友好,容易造成强者逾强,弱者恒弱。
▲ 图源:网络
但咱们是不怕这个的,试问关心这个话题的,今天来读这篇文章的家长,哪位不是对孩子教育极度上心的呢?
你可能还会说,选修就意味着教育质量会水,对缺乏校外资源的孩子不公平啊!
不是的,总投入少,但是分到单个孩子身上,反而会增加,比如一个学校原来的英语教师和教育资源,需要教1000个孩子,现在只有200个孩子选修,就只需要教好200个了,妥妥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啊!
当然,我这个分析肯定是不严谨的,细想能找出很多漏洞。不过我的总体意思是,一个政策到了执行层面,肯定会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会阶段性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对趋势自信,对国家自信,不能只看到阴面,不看阳面。
这个提案背后代表着教育的一种积极趋势:保姆式的包办学习 ->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交给家庭。这一来,咱们终于可以回归到自家的教育初心,从孩子的目标、需求、优势上,去做选择,做规划了!
写下这个小标题的我瑟瑟发抖,不知要遭多少白眼了。
的确,这些年,一直喊教育减减减负,但实际上呢……教育竞争越演越烈,据说这是某培训班广告,触目惊心。
▲ 图源:网络
焦虑、内卷,仿佛依然是现在的“主流”。
但我觉得改变得有个过程。咱们来复盘一下,从我们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开始,教育大体经历了这些改变:
家长在忙生计,没人管学习,盯作业, 没啥课外班,学习靠自觉 (我们读书的年代) ↓↓↓ |
温饱富足,家长开始重视教育 (之前一二十年) ↓↓↓ |
所有人都来重视这件事,教育热门化, 竞争炙热化(近几年) ↓↓↓ |
大家开始想办法优化它、琢磨它, 想改进它(现在) ↓↓↓ |
教育合理化,竞争降温化 (未来) |
现在我们已经走在第3、第4步了,未来可期啊!
把一些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须,都感兴趣的科目改成选修,选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这样,竞争真就能分流了!
比方说逃逃上初中之后,一天8节课,就只能选那么多,选了演讲课,可能就选不了编程课,选了打击乐,就选不了管弦乐,因此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门心思去竞争同一门学科,就没有那么多攀比了。我总不能质疑逃逃“你看班上小明编程课拿了100分,你的演讲课怎么只有95分?”
当我们不再需要被市面上的鸡血之风裹挟着去学习,而是回归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路径,让适合的孩子去学合适的、热爱的、擅长的学科,既不浪费,也不用造成无谓的竞争焦虑了。
两会代表的提案,当然不会立刻变成政策,但肯定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教育的风向。奥数已经降温,下一步,在公立教育考核领域,降低英语的比重,应该也是大势所趋。
那话说回来,作为普通家庭,普通孩子,该做些什么?
根据自家情况,保持清醒的脑袋,保持独立的判断。
回到英语这门课,我大致捋了捋,觉得可以分这几种情况:
● 英语牛娃,已经过了剑桥PET、FCE的孩子,保持住就差不多了,后面可以把精力腾出来。我知道咱们平台里有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规划的,争取在小学三、四年级,最晚小学毕业前把英语“搞定”,之后就可以把精力投到别的学科。
● 还在语言黄金期的孩子(8、9岁以下),如果属于对英语有需求的家庭(我前面列举的那几种情况),我建议该干嘛干嘛,该好好学就必须好好学,因为这个时期孩子其他方面可能还没“开窍”,学习效率不一定高;而恰恰语言学习是一个智慧、天赋统统不重要的,娃不需要“窍”,只需要“磨”和“感”,越小学习效率越高的事情,抓住年龄的红利,性价比特别高。
● 已经过了语言黄金期,但也没到达到英语牛娃的孩子,很可能会是这个趋势的受益者,“我不太擅长的,不是必考了,噢耶!”不过具体怎么走,是加把劲儿往牛娃方向努力,还是够用就行,就得看家长和孩子的选择了。
Anyway,提案离成为政策,离具体执行,还有long long way to go。
风向,我们要把握,要参考。
而一旦我们确定自己的选择,确定孩子的步调,就不需要总被外界影响随意摆动了。
最后,有一点我很肯定,咱们国家正在努力改善这一代孩子的教育大环境!这应该是我印象中的两会里,关于教育的话题,提议最犀利、热度最高、领导人最关注的一次了。国家越来越重视,那咱们的教育就自然会向上向好地发展!
我们要对自己,对孩子,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未来多点信心。一步一步来吧,咱们离“培养独立、完整的人”的人本教育,离唐校长谈到的“好的教育”,不太远了~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深以为然,你呢?
点个“在看”,留言区里一起交流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我一个老写英语学习的,觉得“取消英语主科”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