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沁老师
来源 | 微信公众号“海淀胖爸爸”
ID:haidianpangbab
在上周的“海淀名师说”中,睿老师给大家分析了以前年度海淀区监测统考的语文试卷,其中提到了有6-8分的名著题。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只要是在学的孩子,无论大小,都需要把名著阅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在考试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在孩子的语文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孩子升入初高中后,对于名著的考查将会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深。
为了帮家长们更好地在家辅导孩子,前不久,这三位老师专门组织了一次教研,想把小学名著阅读这件事,跟大家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现在我们就一起听听吧!篇幅关系,这次暂时没有结合具体案例,老师们说,如果家长们需要,就点个在看告诉她们,然后尽快安排!
友情提示:今天的文章一定要读到最后,班主任又要送礼了!
大家好,我是来自海淀的沁老师。在一线教学中,我们发现,现在小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普遍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
饮鸩止渴型:以做题改错代替名著阅读
这类学生和家长也许是这样想的:在错题中积累名著常识性内容,反正够应付小学语文就行了。
对此,老师们表示很担忧:如果名著阅读总是出错,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就被慢慢消磨没了,产生抵触心理的孩子今后不就更畏惧阅读名著了吗?
投机取巧型:以影视作品代替名著原作
这类学生和家长也许是这样想的: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名著,影视作品既增添了兴趣,又能了解到名著故事的完整内容,何况母慈子孝的氛围太难得了。
对此,老师们表示很担心:一方面担心孩子的视力会不会因为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而造成不可逆的下降。另一方面也担心如今影视化后的名著作品参差不齐,孩子们会不会先入为主,把改编内容当原著。
急功近利型:以名著导读代替名著原作
据我们观察,这类问题最为普遍。会出现这样做法的学生和家长在心里也许是这样进行自我安慰的:名著内容了解没了解?了解了,虽然很粗糙吧……但比起看电视剧、动画片,起码导读也是在阅读,多少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点好处吧。
对此,老师们表示很痛心:那么优秀、经典的名著作品,孩子们如何能从缩略版的导读中汲取到充分的文化滋养?更何况,走捷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成为孩子阅读时的习惯,那将会错过多少阅读体验?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三种现象甚至其他误区,是因为大家只把名著阅读看作是应试的一部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名著阅读的意义。
不论是语文课标,还是统编版教材,都十分重视名著阅读,因为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拓宽视野,通晓古今中外。例如: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时,孩子可以获取到历史知识;在阅读外国名著时,孩子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在阅读科普名著时,孩子可以拓展科学常识;在阅读近现代经典名著时,孩子可以初步感知当时的社会背景……
除此以外,阅读名著还可以帮助孩子获取哲理,塑造正确品格。善良、正义、坚持、勇敢……这些品质的形成如果从孩子的阅读过程中产生,其效果远远比我们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
作为文学作品,名著阅读说到底最能帮助孩子感受文化,熏陶文学素养。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在小学阶段,积累得越多,今后孩子在文学上的造诣也会越深。相信辅导过这么多年孩子语文学习的家长都深有感触,语文的成绩提升很难立竿见影。同样,孩子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很难一蹴而就。因此。踏踏实实地去阅读名著吧,它真的很难用冰冷的“投入与产出比”来衡量,但时间一定会告诉认真阅读了名著的孩子:你的付出是有意义的!
不过面对大部头的名著,孩子究竟该怎么读,什么时候读,想必是广大家长更为关心和头疼的事,那接下来,沁老师再跟大家分享一下阅读名著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以导读、影视作品来激发兴趣
导读和影视作品不是不能看,但得明白为什么看。如果是为了代替阅读名著原作,节省时间,那就是走入误区了。但如果是为了降低孩子面对名著原著的畏难情绪,将导读和影视作品的适当欣赏作为孩子接触名著的切入点,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对名著产生兴趣后主动阅读,那倒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不过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需要有家长的把关,帮孩子选取最贴合原著的版本,并且在面对改得面目全非的情节时,家长需要适时的引导。
第二步:泛读作品,了解基本内容
有了兴趣,就要趁热打铁,引导孩子阅读完整的名著。这时不需要限制孩子的阅读速度,也不需要强求孩子非要理解得有多深刻,只要能掌握书中主人公都有谁、故事发展的大致经过,形成初步感受即可。
关于什么时候泛读什么名著,其实语文书上就给出了答案:三年级以前以寓言、童话、神话名著为主,三、四年级以科普类名著为主,高年级可以开始接触中外名著了。特别是大家最关心的四大名著,在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才正式由改编版的通俗白话文过渡到原著,因此,不清楚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四大名著,什么时候要读四大名著原著的家长可以以此为参考。五年级以前先读一读通俗易懂的白话版四大名著,五年级学完阅读原著的方法以后,再根据兴趣开始阅读原著。当然,已经超前习得阅读原著方法或是无师自通的神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前接触原著。
第三步:精读片段,品味语言,认识人物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片段和部分情节,其实就是在教孩子们如何精读名著,因此在学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后,可以学以致用,找来名著原著来精读。比如:三年级下学期学完《蜜蜂》后,找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来读一读,精读一下其它章节;五年级下学期学完《祖父的院子》后,可以精读一下萧红的《呼兰河传》……精读后,品语言,谈体会,写感受。对于小说类的名著作品,家长可以通过聊天等方式,与孩子聊一聊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问题、评价人物。
这样读下来,孩子在名著阅读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考卷上的对答如流,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还没读的孩子赶紧行动起来,已经开始读的孩子千万别心急,名著的韵味得品,得细品……
胖爸还有话说:
昨天预告今天读名著,有人就催我开团。很抱歉,在我这里,团购和干货是严格分开的。不过,可能有部分同学确实没赶上之前的团购,那也好办,今天咱们不团了,直接送吧!请大家带推荐语,把本文转发到朋友圈,截屏发到后台,我请老师们从中抽出6位读者,各送一套《四大名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淀胖爸爸):语文学习重点解析:名著阅读的三个坑和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