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先祝愿所有的考生稳定发挥,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一个月后收到自己理想中的录取通知书。
好了,今天趁着高考,想跟大家聊一个比较大的话题。
如果你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你觉得做父母的就算是成功了吗?或者说,你会觉得父母主要意义和价值,是把孩子送到好大学去吗?
1
零
1
毕业十年,他们过得怎样
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我身边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小M。小M本来成绩还行,读高中开始泡网吧,高考时如愿落榜了,去了某个大专学校。在学校里他自学了用PS和其他网络知识,就在业余时间帮人画图、做网站,还没毕业就挣了不少钱。
毕业的时候,他拉着自己的几个室友同学成立了公司,从画广告图到搭网站,后来代运营淘宝店,占尽时代的红利优势。我认识小M的时候,比我小的他拥有的公司估值按亿计算,目前已经开始搞原创品牌。
小M给我的感觉是拥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跟不同的人聊不同的话题,他思维敏捷、乐于倾听,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有所收获。他总结的成功经验是干什么都要快,想到就果断去做,边做边想。这是我非常羡慕的一种特质,所以跟小M的交往虽然不多,但是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
第二个故事关于老D,他是清华本硕,保送读的研。我们通过工作认识,因为是校友的关系,认识以后聊得比较多,知道他在学校里顾着跟导师做实验,没注意找工作,错过了机会以后,能找到的都是些小公司他看不上的职位。在小公司搞了半年研究以后,听说金融行业不错,又跳槽到现在的公司,一个小金融机构搞投资研究。
认识一段时间,他突然问我所在的公司招不招人,他想跳槽。我跟他详聊了一下,原来他在公司里跟领导处不来,觉得公司的人都排挤他。他知道我们公司是大企业,想要跳过来试试。我给他分析了一下,觉得他换工作到大公司不合适,劝他好好把研究做扎实了,以后跳到更好的民营小公司去。
老D虽然比我还大两三岁,但是工资职位一直没怎么提升,跟行业里的应届生差不多,搞得自己心态不好,也没办法认真工作。从我跟他的接触来看,他是那种不爱跟人打交道、除了自己的手头工作,其他方面都不关心的人。几次换工作,都是外部环境过得实在不舒服,被迫跳槽。因为和人交流不多,对行业也不理解,跳槽的时候漫无目的,所以一直混得不满意。
1
壹
1
大学,到底是培养人还是筛选人?
作为top2毕业的其中一员,我可以明确地说,在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中,工作普普通通,甚至有点贫穷潦倒的人并不是个例。
当然了,我一直认为不管是老板高管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顶尖科技还是基层岗位,都是同样值得尊敬的工作。但是我见到的这些例子,至少说明了并非从清华北大毕业就一定能像一些人想象中那样,过上鲜艳夺目、富足奢华的生活。甚至还有很多名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在家里蹲着啃老一啃就是很多年。
可以肯定的说,考上好大学不代表找到好工作,更不代表能够独立地过好一生。反过来说,没有考上好大学,但是在工作中非常出色,或者创业大获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个例当然不能证明任何东西,但是下面我说的这个社会学研究,会颠覆大部分人的常识。
上世纪70年代,西方有些社会学家想研究这么一个问题:大学到底是把大学生培养得更好了,还是仅仅把能力强的人通过考试筛选了出来呢?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单单把读过大学和没读大学两个群体的平均情况拿来对比,那读过大学的群体在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肯定比较高一些,但是这不能解答前面那个问题。如果挑个案的话,那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中少数精英肯定超过大学生中的普通人,但也不能证明任何东西。
最后,这些社会学家想了一个方法。他们找到了这么两拨人,A人群曾经拿到某名校的录取通知,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读大学就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了;B人群则是同一所大学的普通毕业生。那么平均来说,A人群和B人群在读大学之前的各方面能力应该基本一样。
B人群经过了几年大学生涯,也进入社会了。社会学家把A人群和B人群在同样年龄段,例如30岁、40岁、50岁的收入分别进行了统计。
你猜怎么着?统计发现,A人群和B人群在中年以后,平均收入基本也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在入学前水平相当的人,不管有没有读大学,最后在社会中的地位、收入也相当。
这也就证明了刚开始说的那个问题:大学只是通过高难度的入学考试(在西方国家还有面试、简历筛选、推荐等多种方式)把优秀的人才筛选了出来,至于后面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么说是对自己大学的叛逆,否定母校对自己的培养。我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研究,就是在母校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原理课堂上,从老师的口中听到的。
这是个非常震撼的结论,即使在西方也不是被广泛接受的,而在中国也有学者做相似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以我也不认为这就是绝对正确。
但是这至少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影响人一生成就大小的因素,很可能绝大部分与那张大学文凭无关。
1
贰
1
读大学,学的是知识或者手艺吗?
我再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讲为什么有上面这个结论。
我在清华读的是数学和物理,但是现在的工作是金融。在大学里,我只学了半桶水的经济学,现在工作用到的知识几乎全部是工作以后再从头学习的。
像我这种大学专业和工作领域没有关系的人,在我身边的朋友中比比皆是,有学工程去搞金融的,也有学经管去搞实业的。即便是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使用中也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热门的行业、好的岗位,工作的知识都是到岗以后再重新学习的。也许只有读到博士的同学,毕业继续留校或者搞研究,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才能够派上些用场。但是他们在工作中要继续学习、钻研的东西,那更是多的不得了。
这说明什么呢?大学,尤其是好的大学,根本就不是主要为了教授知识和技能的。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所有岗位都青睐清华北大或者其他名校学生?为什么能够招博士就不招硕士,能够招硕士就不招本科生,哪怕那个工作确实完全用不上高等教育中的知识?
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已经帮忙把一部分人筛选出来了,筛选的标准和大部分工作单位想要的人的特质一致。工作单位并不是招一个在大学里学了高等数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甚至不是招一个高考试卷能够答高分的人。他们就是要招一个有能力在这些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因为通常来说这些人能够干好各种岗位。
1
叁
1
为什么人人都爱招名校学生
那高考高分、名校毕业证到底是筛选了什么样的学生出来呢?至少有以下几项:
一、学习能力
大家都是一起学习,有的人看一遍书就能记住、做一遍题就能理解,这种能力和考试成绩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同样,这种能力也是各种工作岗位最需要的。学习能力强的人,接到一个新任务,能够最快速度上手;开拓一项新业务,能够迅速掌握相关信息。
二、自律性
高考的备考时间非常紧,能够最大限度将时间投入学习之中的学生才能够脱颖而出。虽然说劳逸结合才是最合适的,但是劳逸怎么结合也同样需要强大的自律性。毫无疑问,自律的人在任何工作中都是有巨大优势的。
三、追求卓越的精神
要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玩命钻研、对每一分锱铢必较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前面也说了,这些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有用,但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却是非常宝贵的。很多出色的人,例如乔布斯,都是追求极致完美的人。
四、自信
长期在学习中名列前茅的学霸,天生带有一种自信的精神,这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处理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
五、思维综合能力
例如数学学得好,代表逻辑思维比较强;语文学得好,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肯定不错。课本的知识没有用,但是学习这些知识所锻炼的能力却非常有用,或者说反过来,知识测验筛选的是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
所以说,一张名校的文凭,可以帮助公司筛选自己需要的人才、帮助校友快速识别跟自己素质相近的朋友。
跟这个相类似的,还有体育、音乐等领域的顶尖精英。能够在这些领域达到极高水平,一定少不了上面说的几种特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或者公司也格外青睐具有这些特长的人。
1
肆
1
追逐文凭,不如追求文凭背后的能力
这件事情反过来也给我们巨大的启示,那就是能力和特质,是比文凭更为重要的存在。
例如很多人一直诟病的“高分低能”现象,一些名校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工作做不好,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好。反过来,一些学历平平的人却在工作中或者在创业后出类拔萃,成为精英阶层。
这正是体现了高考这个选拔制度仍然有它的不完善之处,高分可能低能,低分也可能高能。
所以,好的文凭绝不代表一个全能而优秀的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60、70后这两代人中,有很多出色的人,现在往往是各行业的领袖、公司高管、企业家、技术精英。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却有一大批是中专学历。
这当然不是因为那时候的中专教学水平特别高。根据我的调查,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学生的心目中,中专是不亚于本科的一种选择。那时候,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一般,希望尽快学会一项技能傍身然后参加工作,所以选择报读中专。某些中专院校的录取分数甚至比本科还高。
这些和本科生们考取同样分数的尖子,在读完中专以后进入各行各业,照样显示出了过人的能力,完全没有受到文凭的限制。
甚至说,没有文凭,也不代表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无法成功。我小时候最崇拜的80后名人——韩寒,17岁高一退学写出了《三重门》,后来从作家转型成赛车手,仍然大获成功。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小学就退学了,求职时靠现场展示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找到工作,后来自己成立公司经营父亲的IP,年入1.5亿。更不用说国外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学退学学生——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的故事了。
请各位注意,我绝对不是在灌输读书无用、退学有理的毒鸡汤。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好好学习、考进名校,绝对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成为成功的人概率最大,也最便捷的途径。盲目听信“文凭没用”就选择退学的人,就好比想直接吃第六个包子就填饱肚子一样愚昧。
但是在我看来,文凭之所以有用,并不是因为那张薄薄的写有校长签名的纸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也不是做了一百套高考模拟题对人生有什么价值。
那是因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形成的在思维、性格、毅力、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特质有所差异,使得一部分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都有更好的表现。在应付考试,他们更容易获得高分;应对工作,他们更容易做到完美;即使是创业经商,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人说,不同的人各有长处,有的人不擅长学习,改去搞艺术就大获成功。不过我认为,无论任何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的人,有一些特质总是相同的。
相比起让孩子超前学习“赢在起跑线”,或者拼命追逐某个奖状、某个证书,我坚信有很多更值得从小培养的能力和特质,能够真正长远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1
结
1
回归初心,重新思考如何培养孩子
最后,讲一段我听回来的故事。故事无法考究真伪,但是道理值得品味。
1988年,有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期间有记者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主卡皮察: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他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卡皮察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也许,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确实在大部分人看不到的地方,而且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珊爸超级爱学习):清华学生毕业10年反思,其实考名校远没有这件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