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默认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米粒妈频道)

米粒妈今天要安利一部央视的纪录片,纪录片里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痛苦在很多家庭重复。

这部纪录片米粒妈看过很多遍,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也许你已经猜到了,这部纪录片,就是央视出品的《镜子》。

《镜子》是央视跟拍“问题少年”接受培训学校改造的真实故事。“问题少年”里,有18岁的张钊,15岁的家明,14岁的泽清。他们早早辍学,有的早恋,有的网瘾,有的对父母以死相逼。

走投无路的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培训学校,希望81天的训练,能让孩子早日回归正途。只是,培训学校有这么大魔力吗?

老规矩,米粒妈准备了《镜子》观看资源,回复“纪录片镜子”就能收到!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18岁早恋少年
无处躲藏的压力

18岁的张钊,是一名高三学生,本该是紧张准备高考的时刻,他却3个月不去学校,还把女朋友带回家,把父母赶到外面去住。

张钊和父母发生冲突时,他总是歇斯底里地叫,吵着闹着要自杀。在父母眼里,张钊的问题有2个:辍学,早恋。

张钊在衡水中学就读,他跟父母透露在学校压力大,太压抑 。不过,张钊的倾诉,父母并没当回事儿。

父母觉得张钊不会轻易暴露真实想法,他是因为学习跟不上,才找借口说在学校压力大,不去上学。

至于张钊说想跳楼不想活,那都是在试探性的攻击,他根本就没这个胆。

直到在训练营的父母课堂上,父母看到张钊学校高考誓师大会的录像,才开始正视张钊所谓的压力。只是,这一切似乎有点晚了。

张钊只有18岁,却总是一副看穿一切又毫不在乎的样子。

父亲参加父母课堂,自以为收获满满,结业前给张钊写了一封信。张钊读着父亲“诚意满满”的信,脸上又浮现出看透一切的神情。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父亲在信里写,“不反对你搞对象,希望你通过训练营反思自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张钊说,“看完信,我差点彻底绝望了”。

结束81天的训练,张钊回到家格外平静,他不再跟父母争吵,父母带他做高考信息采集他也乖乖配合。

张钊跟妈妈说,女朋友在网上找他了,但他没理。妈妈听到这些话笑得很开心,她觉得张钊越变越好了。殊不知,张钊是心冷了。
“他们想我不敢干的事,我干了一个遍,找对象,玩手机”。

“他们嘴上说的好听,说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都是在演”。

“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这么长时间,我也没指望他们改,我已经把力量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了”。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在父母眼里,张钊早恋辍学是他偏离轨道的原因,如果没有早恋辍学,张钊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早恋和辍学,是张钊解救自己的方式

张钊在学校的压力无处释放,父母不理解,不相信他的处境,张钊只能从别处找到力量,支撑他走下去。

张钊说,他已经放弃父母这边了,如果再放弃女朋友,他就彻底空了。

18岁谈恋爱,也不算太早。只是,青涩的爱情,背负了太多它不该承受的,注定只能无疾而终。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张钊不满意第一年高考的学校,选择了复读,跟女朋友也分手了,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15岁叛逆少年
被控制的生活

15岁的家明,刚参加完中考,但他不愿意去高中学校报名,想做一个背包客。

不去学校的家明黑白颠倒,他晚上上网,白天睡觉,对父母恶语相向。爸爸联系培训机构,希望家明尽快转变思想。

培训机构老师去接家明,家明像个凶猛的小野兽,跟几个成年对峙。父母不忍心躲到了外边,但听到家明大喊“放开我”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抽泣。

米粒妈看到强忍着不哭出声音的妈妈,躲在墙角里偷偷抹泪的爸爸,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可谁又能想到,跟小狮子一样凶猛的家明,也有哭到不能自已的时候。在接受采访时,家明谈到自己的家,一次次抹着眼泪,却总也擦不干净。

家明说,他喜欢小猫小狗,他想养,爸妈不让,他一买回来,他们就丢掉了。
什么都要听他们的,我有时候说都没说完,他们就直接拒绝。

他们永远都觉得我不行。

我能不暴躁吗?我一想起来就生气。

我小时候买过很多东西,我一买回来他们就给丢了。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家明的爸爸是企业的领导,工作算成功,所以他很自信,他觉得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家明爸爸觉得自己没必要参加家长课堂,他更不相信自己是解决孩子问题的钥匙。

在家长课堂上,老师让回答一个问题,如果生命只剩最后10分钟,你会对孩子说什么?

家明爸爸的回答很官方,希望孩子自立自强,这辈子比我这辈子过得好,实现梦想,不要留下遗憾。

老师问,是谁的梦想?

家明爸爸坚持说,孩子的理想需要纠偏。

老师送给他四个字——死不悔改。

家明爸爸很困惑,孩子要去流浪,家长就应该同意吗?孩子不上学,家长就只能退步?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啊

家明爸爸觉得家明的问题,是因为缺少有效沟通。他没有意识到,家明的一切都是他给的。

他纠结于家明去流浪不对,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过度的控制,才让家明想流浪,逃离他的掌控。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家明从训练营回来后,家里的氛围似乎好了些。爸爸想陪他多聊天,家里还养了一条小狗。在他满18岁之后,他也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远行。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14岁网瘾少年
缺失的存在感

14岁的泽清,本该上初二,他也辍学了,每天在网上下棋。他是唯一一个主动参加改造的人,因为听说有央视跟拍,比较有存在感。

泽清的家庭算高知家庭里,父母都是本科,妈妈是医生,爸爸在事业单位,外公外婆都是湖北大学的退休教授。

家人在各自的领域小有成就,本该能为泽清提供更好的教育。偏偏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孩子,成了“问题少年”。

泽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里人给他很大压力,经常说穷,不上学就赚不到钱,找不到好工作。

泽清在训练营很开心,他说,“虽然训练营在物质上不如外边好,但精神上比外边好多了”。

看到这里米粒妈心里充满疑惑,泽清在家里,都经历了什么呢?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泽清是家里的小霸王,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下军棋,任何人不得打扰他。妈妈给他送饭送汤,他就骂妈妈贱,对妈妈拳打脚踢,用长指甲抠妈妈,用凳子砸妈妈。

这一切,爸爸都看在眼里,但他躺在床上动都不动,直到泽清妈妈求助,他才起来制止一下。

泽清接受采访时说:
妈妈用在他身上的时间很少,找一大堆借口,工作忙啊,累啊,他们都是这样子。

不管什么事,到最后妈妈都是对的。解决不了问题,一般都会用暴力。

泽清是个缺爱的孩子,他喜欢被关注,喜欢有存在感,他喜欢在镜头下倾诉。

对泽清的父母来说,他们只看到了泽清的网瘾,看到泽清不上学,却从来没有关注泽清背后的需求。

泽清从训练营回家后,家里有了短暂的安宁。妈妈潜意识都在避免争吵,爸爸也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么大男子主义了。

爸爸妈妈很满足这短暂的安宁,可纪录片最后,泽清仍然没有上学。他让父母给他买了套新房子,继续在网上下军棋,泽清父母依然走在求助的路上。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人生在继续,纪录片很难有结局。看纪录片最后的交代,泽清的问题依然明显,张钊和家明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只是米粒妈看完纪录片之后,依然有隐隐的担心。

在张钊和张钊父母身上,米粒妈真的看到了希望。张钊说过他对父母不抱任何期望,但他心底还是没有彻底放弃。

从训练营回家,他跟父亲开口要1万块钱,要给她(女朋友)买条狗,其他的也没想好怎么花,就是想花钱。

其实这是张钊对父亲的试探,他想看看父母是不是真的改变了?

张钊的父亲也很忐忑,1万块钱不是笔小数目,他问张钊买什么,张钊也没说出个一二。

第二天,他还是转给了张钊8000块钱。他没有完全顺着张钊,又满足了张钊的需求。

张钊后续的变化,证明父亲经过了他的考验。父亲的行为给了张钊信任,同样也赢回了张钊的信任。张钊回归了学校,结束了他曾经赖以生存的恋爱。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家明的父亲,也做了很多改变。满足家明的心愿买了两条狗,让家明在武汉做背包客,翘班陪家明看电影。

他尝试放手,尝试给家明自由。只是,他对放手的期望太高了。纪录片里有一段家明父母的对话,米粒妈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明妈妈收拾家明的东西,看到他的画说:“今天没画啊?这都是昨天画的。12点多我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在画画,他骗我们。”

家明爸爸在盘点了一通自己的付出之后,感概地说:“这孩子命中注定是一场劫难,花这么多心思改变不了他”。

家明爸妈的付出,不是为了修复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更像是一场“我退步,你就要改好”的谈判忽而信任忽而试探,家明又回到了网络世界里。

家明爸爸和张钊爸爸,都努力让孩子回归正途。张钊爸爸转给张钊的8000元巨款,是他传达的信任,和改变的决心。

家明爸爸也付出很多,他期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旦没有,他就失望甚至绝望。

可他忘了,他用15年的时间失去孩子的信任,又怎么能奢望孩子突然敞开心扉,来一个突然的转变呢?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泽清是最小的孩子,也是最让人痛心的孩子。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训练营里的老师说,第一次看到泽清,感觉很不好,但相处久了,他也就是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一个本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喜欢训练营,不喜欢跟家人住在一起。看到泽清稚嫩的脸,和拒家长与千里之外的眼神,米粒妈都觉得痛心。

泽清的家人,通过各自在社会上的成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他们希望孩子能做出成就。就像他们经常跟泽清说的,不学习,就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钱。

这些话也许没错,但把这些社会上的压力施加给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只会让他感觉我很糟糕,我很不好。

泽清的父母,自以为小心翼翼不吵架,改变自己的大男子主义,泽清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他们不觉得自己有其他问题。

他们控诉泽清的行为,丈夫埋怨妻子不顾家,妻子埋怨丈夫不作为,他们想改变孩子。孩子没改好,他们就求助再求助,却没想过改变自己。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却有很多不及格的父母。做父母不用考试,可一做就是一辈子,没有回头路可走。

米粒妈觉得有句话特别有道理——孩子有问题,家长吃药。14岁的泽清就说,该参加81天训练营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我是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米粒妈想说,人无完人,作为孩子,也不要总是埋怨父母。不同角度尝试理解父母,客观认识父母,情况才可能变好

能把家人唤醒当然好,但如果唤不醒呢?千万不要放弃自己,毕竟,能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只有自己!

最后,别忘了后台回复“纪录片镜子”获取观看资源~

赞】+【在看】,为自己成为合格父母加油打气!你还有什么想聊的,可以加米粒妈的个人微信mlm735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作者简介:@米粒妈频道(点击可关注),美国海归、海淀家长,畅销书作家。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新书《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荣登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购买链接戳↓)

广告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夏天就要来了,你们来看我最近挖到的这条神仙碎花裙!超级百搭,随便搭一件白T都很好看,还没挑好入手什么样的小裙子的妈妈,闭眼入这条就对了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米粉们都知道米粒妈超爱华熙德玛润的烟酰胺玻尿酸,经常早晚护肤之后代替精华来用有时候也会晚上把它作为肌底液来用,吸收之后随便敷个保湿面膜,第二天早上起来整个脸都会变得光滑饱满,特!别!嫩!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这个松下智能马桶盖我家已经自用四年了,妥妥提升幸福感的好物之一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这回开团只要某宝2折多比我四年前的旧款还省1000多块,这么难得的羊毛,必须使劲儿薅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戳下面进入米粒妈店铺哦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我们一家人的故事】我的求学故事 | 我的爱情故事 | 我姥姥姥爷的故事 | 我的奇葩婆婆 
【国际视野】日本午餐 | 芬兰教育 | 印度教育 | 犹太教育 | 以色列
【学习干货】英文绘本解析 | 英文动画 | DK免费看 | 日本科教片
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米粒妈频道):央视纪录片:把孩子养成仇人,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