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微信公众号“海淀胖爸爸”
花开了,草绿了,暖气停了,春天来了。沙尘暴也来了
根据我在海淀十多年的经验,每年的春三月,都是学区房大热的季节(今年这一波来得更早了一些),一波又一波前赴后继的家长们,要赶在五六月前完成资产交割。所以,这几天,来公号问学区房的,也特别多。
关于这个主题,之前我写过几篇文章,链接给大家放在文末了,不过这些文章写于两年前,这两年间,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准备近期内陆续和大家分享。
这个看似很重要的问题,其实完全不需要展开论证,因为它是一个伪命题。
值不值,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想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统一的价值标尺。
但是,别说家庭和家庭之间,就连同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之间,价值标尺都是存在差异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什么讨论价值呢?
可能有的人希望讨论清楚以后,“求同存异”,但是,“求同存异”是形而上的概念,就这件具体的事来说,只有买和不买两个方向,哪有“求同存异”的空间呢?
所以,不用向任何人求解这个问题的答案了,问人不如问己。如果还想不清楚,就想想刘德华的军大衣。
这个问题的答案,脱口而出“贵”是不严谨的,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精算的问题。
学区房之所以贵,不仅是因为教育,而是因为它承担了房子、教育乃至投资等多重属性。
举个例子。在帝都,西城学区房一直是”公鸡中的战斗机”,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天价里面其实还包含了它的区位优势(二环内外)以及不好明说的其他优势(细品就知道了);又如,海淀的学区房是学区房中新“贵”,但是你要知道,中关村、世纪城、万柳,原本也都是非富即贵之地。
总有人说,为了孩子教育,把大房子换成了老破小,但是,别忘了,这种置换还包含了把房产从五环搬到三环的地段溢价成本,不能把这个锅都甩到孩子教育上。
所以,如果仅从教育角度评论学区房贵不贵,需要算的不是总价,而是差价。
我一直有跟踪我们家附近的房子情况(虽然一直也换不起房),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学区房的溢价幅度大概是10-15%。什么概念?800万的房子,学区房中包含的“学区溢价”是100万左右。愿不愿意承担这个溢价,才是学区房决策中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帝都的学区房一直在涨价?因为前些年,一套学区房300-500万,这个溢价也就是30-50万。多花这样一笔钱,可以“不求人”地买到6年优质教育资源,如果再多生一个娃平均一下,简直不要太划算!
不仅如此,学区房一直是卖方市场(供小于求),那就意味着,买家不但可以顺利把溢价的成本转移出去,可能还会有赚头,这样的投资项目,谁不爱呢?
所以,每当看到有人批判这一届家长疯狂和盲从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骂街,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专家,真当这一届家长傻啊!
这个问题应该不用讨论了,答案是肯定的,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学区房真得很好。
说到这儿有必要先提示一下,虽然阿Q精神可能有益于心理健康,但是不建议“酸葡萄”——那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不能上来就矢口说它不好。
优质学校的好,是多方面的,好老师多,遇见好老师的几率也高(这件事要看大局不要看局部);牛娃多,向右看齐甚至好上加好的空间也大;机会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见过世面,总好过坐井观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一直没找到能看得上的语文直播课,因为之前请安安帮我试的时候,反馈都是一样的:爸爸,这些我们老师都讲过啊,还没有我们老师讲得好哪!
您看看,如果按照市场上的课时和课时费计算,这一个学期还不得个2-3万啊,小学六年可就是30多万啊,朋友们!
对不起,谈钱有点俗了。我在《在海淀重点小学的这六年,一个普娃究竟收获了什么》一文中,曾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总结过四大收获:一流的氛围,专业的教学,全面的培养,终身的习惯。
这些是在重点小学上学,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得的外部条件。
但是,需要提示两点:
第一,外部条件优势,并不会必然地内化为孩子的个体优势。
第二,外部条件的局限,可以通过内部努力予以改善。
这两句话说得不明白?那我不妨把话说得敞亮一点:
有的家庭不需要学区房,
有的家庭配不上学区房。
看完前三个部分,是不是以为我被中介收买,准备开团学区房了?这句话开玩笑可以,您要是当真,对你对我都有些不太恭敬了。
下面,我就以海淀为例,告诉大家关于学区房的一个残酷真相,那就是:“海淀”没有学区房。
简单来说,无论多贵的学区房,都不能成为教育的捷径,甚至还可能因为选错赛道,背离家庭原始的教育目标。
这一届家长,多少有些惯性思维,认为好的小学和好的中学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按照现行政策,学区房只管幼升小,管不了小升初,更管不了中考。但是,偏偏后面这两个,才是当下教育的主战场。
除了少数九年一贯制学校之外,只有极个别牛小和牛中在小升初时有对口招录机制。绝大多数牛小,从学校到老师,也都不过是政策的传声筒。
海淀的教育如同海淀的地形,高低不平。纵览这十几个小学区,除了有两三个相对均衡,余下的,在小升初时,都难免会遇到1-2个坑。
海淀的家长之所以从学前开始,就火力全开地鸡娃,有些是为了追逐名校,但是更多的家庭,其实只是单纯地为了避坑,希望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买了学区房,进了牛小,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别说上小学后不能放松,接下来至少九年,也几乎不能停。
曾经有读者问我,如果安妈不在海淀,你们会不会到海淀买学区房?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没在海淀混过,大概率也会考虑和纠结,毕竟我也是个把教育看得很重很重的人,但是,大概率不会买——不是因为不想买,而是买不起。
但是,在海淀混了这么多年之后,如果再面临选择,我不会纠结了。除非钱特别富余,否则大概率不会考虑了,至少不会all in,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吧。
外面的人看海淀,看得是资源;里面的人看海淀,看得是投入。
学区房只能把孩子送到教育的门口,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付出,其实在入门之后。
别把“宝”压在房子上。
相关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淀胖爸爸):关于学区房的三个灵魂拷问和一个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