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推送机制改版了,不再是发送时间而是按照阅读情况来推送,这意味着你们有时候会看不到我们的推文。为了不走丢,大家可以给公众号加“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后“在看”,谢谢大家。
今年开始,石头特别爱奶声奶气的唱个儿歌,念写小故事。挺有意思的,他读起来没什么语音语调,就是小奶音把那些句子唱/读出来,听起来竟然还挺有味道。
恰好他爷爷,就爱跟着小区的大爷大妈唱红歌,诗朗诵。对石头这个表现很兴奋,经常主动要求带着石头去参加他的“夕阳红战队”。
有人主动带孩子,全家人都特别支持。也间接导致我前两周的高产,做了两个评测,还写了个书单。
也不知道是谁推荐,有次石头爷爷回来,非要给孩子报一个“朗诵班”,还给一家人描绘出一个“伟大前程”,会朗诵以后小学肯定能选上班长,然后中队长大队长,说不定哪年全运会,石头能上台搞个朗诵。
养我这些年给的教训还不够么,这么大的人了,还能有如此天真的想法,倒也是让我意外。拗不过老人,还是陪着他一起去考察了几个线下的朗诵班。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报班也不知道现在兴趣班的价格有多感人。石头爷爷一听价格,当即表示这钱还是省下来,他让“夕阳红战队”里的战友们一块帮着辅导就可以了。
虽然没报成班,但培训班的氛围倒是让我记忆很深。一二年级的孩子,用一个非常夸张的拿腔作调的方式,读着各种诗歌。
体验课上一个孩子读的是我很熟悉的《未选择的路》,要不是熟悉,这个朗诵方式甚至会让我以为佛罗斯特当时是中了百万美元的彩票。
对比石头现在奶声奶气,但听起来的体验很好的读法,我在想,这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说是进步吧,这些孩子的确已经意识到了表达感情是需要腔调的支持的,因此他们在有意的模仿他的老师,学到了很多朗诵的技巧,只不过说他表现得很夸张。
说是退步吧,朗诵毕竟是一种表演艺术,观众的体验挺重要的。我在台下看这种夸张的表现方式,总有点坐立不安,感觉很怪。
这几年,看了不少书,也拜访了不少专家,自己的育儿观倒是坚定。回家和石头妈聊起这件事,挺快得出了结论。
孩子有各种敏感期,空间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也会有一个“表达敏感期”,大概就发生在大班到小低这段时间。
孩子会意识到正确表达感情,需要语调、肢体动作各方面的支持。但毕竟是刚觉醒这种意识,控制不好很正常,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终于有一天他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起来像自然流露一样了,这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有点像刚上小学的家长愁孩子写字,怎么练都写不好,错别字,蚯蚓字,笔画的长长短短总是不对。但孩子再长大一点,这些问题迟早会控制好。
但在这个“敏感期”里,要不要报一个培训班呢?我现在的观点是最好不要。
教育说到底,是因材施教,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抢跑并不见得是好事。孩子本身没到能控制自己语调和肢体动作时,能学到的,多是技巧,而不是真情流露。
根基还没扎实,就先超前学了很多技巧,那这些技巧未来一定会阻碍孩子正常的情感流露。
我经常会翻看以前写过的文章,越往前,我是看得越尴尬。特别8月份的第一篇稿子,哎呀我怎么会这么写推文啊。里面各种刻意幽默刻意金句,看着就脸红。
现在好点了,虽然还是写的一般,但至少不尴尬。
说到底,我们正常的去表达情感,底子是我们对文字,对语言的理解。积累的多,使用的多,就能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但太早学技巧,就会被“沉重”的技巧框住,反而不知道怎么“真情流露”。
我还是挺怕石头一二年级的时候,台都还不知道怎么站,就先成了个拿腔作调的小孩。
去年年底,我跟大家分享过我的一个故事:小时候没把握机会学一门乐器,到大学了对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同学是一百万个羡慕。
光羡慕没什么用,我还是化羡慕为力量,买了一把吉他,下课就闷在天台练。没童子功,乐感和节奏感都不太好,但好在弹唱有感情。练了两年,抓到一个机会,干了半年的驻唱。
中间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经历,很多人都说我悟性好,学得快。但事实是,我就唱老歌和民谣。老歌其实没什么技巧,弹用万能和弦4536251,唱就用上真感情。不比现在华晨宇那一派,一口气得转18个音才能唱下去。
同期有很多同学,埋头苦练和弦转换,手指头都磨出老茧了,仍不能唱好一首歌。
技巧,就像是打仗时穿在身上的装备,每个装备都很有用处,但也有重量。防御力最强的板甲就是一块大钢板,没练好体力耐力的时候,穿上行动都很费劲。
当然,我不是说孩子什么都不能报班去学,系统训练是可以的,不系统训练也没关系。孩子很早能接受科学的系统训练,对他是好处一定很大。
但如果接触的是很机械的系统训练,我倒觉得还不如不训练。
后记
虽然没去报班上课,但石头毕竟是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了让他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更深,我最近计划带他去逛逛博物馆,户外活动活动,多出门观察这个世界。
全面观察,他看这个世界看得越多越好,他看的信息越全越好。这些体验和信息,会丰富他对情感的理解,兴许有用。
觉得有用,你就点“在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两个爸爸爱评测):兴趣班风波 | 这个两万一年的班,还是不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