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写过一篇《开学了,我们班上又少了两个同学》,讨论了低龄留学现象,《浙江教育报》也刊登了这篇文章。
过了整整一年,返校第一天,花生放学对我说:
妈妈,记得XXX吗,他从加拿大回来了,又在我们班上课了。
今年回国的,不止是花生的同学,身边一些朋友的孩子在国外读书的,特别是低龄的,虽然机票很难抢,价格也动辄三五万,大多也陆续回到了国内。
至于以后孩子还去不去国外念书,除了几个坚定回国或坚定出国的,一多半朋友不大确定,也比较困扰:
像花生同学,才从公立出去一年,还能顺利回到体制内。
有些从小在国际学校念书、甚至早早出国的孩子,再转回国内学业和应试体系就比较难了。出国,似乎成为一个必选项。
现在让孩子回国,只是把出国这个节点往后推,推到大学本科,而不是以前精心计划好的国外高中或初中甚至小学。
虽然从国内高中直接申请国外优质高校,难度指数直线上升,孩子也少了一个语言和环境适应提前量,但是和学习比起来,孩子的安全健康还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操心的父母目前能做的最好选择了……
从今年开始,不断有国际学校的家长朋友来羡慕我,说佩服我有远见,让孩子一直在体制内读书而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国际路线,现在进可攻退可守……
我又不是半仙,疫情这种事,我哪能预测到呀?其实,这不是我的远见,而是花生的选择!
花生说不想这么早出国读书,要留在国内参加高考。到了大学毕业,如果想读个硕士可能会考虑出国——当然到那时候就不用我操心了,一切就得靠他自己张罗了。
不过,说句实话,孩子的想法,往往和环境相关,更和父母对他的影响相关。
花生从小就是公立幼儿园、公立小学、公立中学一路上来的(北京公办比较强势,教育强度和风格也差不多等同于上海、杭州等地的民办校,都是国内应试体制),他和身边的孩子认为走国内应试道路天经地义。
(花生小学时和同学在一起)
当然,每年也会有同学不来上学了——出国了,但是一年也就这么一两个,属于小众人群。
而我有个朋友,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本来想高中才让孩子出国的,但是受到低龄出国的同学影响,孩子坚持初中就出国读书——
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在孩子小时候,看到什么,他就会认为世界是什么,身边人怎么做,他也会觉得就应该这么做。
环境的影响,说到底还是父母的影响。因为在孩子小时候,他上什么学校,有什么样的同学,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基本都是父母操办的。
说实在,坚持公立应试这条道路,我也曾动摇过,特别是小升初阶段。
有些朋友不能忍受公立或民办对孩子的严格管束,也心疼孩子每天作业很多,中途转到国际学校的情况不少见。
他们看到我和花生苦逼地应战小升初,也来劝我:孩子要学这么多东西,实在太辛苦了。你干脆也让孩子上国际学校算了,里面老师都很和善,不给孩子什么压力,孩子进了国际学校,明显开心了。
当晚上10点花生还在对着奥数题冥思苦想,当周末本可以轻松呆在家里却要去补习班,当别的孩子能看看电视和漫画花生却要进行英文阅读的时候,我也设想过,如果我们选择上国际学校就好了,就不用这么费劲巴拉地准备小升初了。
但是,当我看到走留学路线更大一点的孩子,这个偷懒的念头就被吓退了。
就连抢SAT考位,都成了一件头疼事,因为大陆没有考场!还要到香港或境外去考,还经常取消。
即使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将近100分,能不能爬进藤还是一门玄学,经常是,条件不如自己孩子的,反而申请到了更好的学校!
所以,申请季的父母大多有点神神叨叨,不是到雍和宫就是飞南普陀,连内衣的颜色早餐的造型要讨点彩头……
我没有选择国际路线,不是因为我有预测能力,而是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学习这么单纯的事我还算擅长吧,都快把我搞头秃,叫我搞这么些个复杂的事,我还不得晕死!
走国际路线,不仅费妈,更是费钱:
每年几十万的国际学校费用,再加上几十万的教练费或名师费、游学、咨询、参加各种国内外比赛或活动……还没等到娃到国外大学念书,一套北京三环的三居就很快“烧”完了……
没有选择国际路线,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我穷?!
写到这里,让我意淫一下,如果所有的限制都不成其为限制,比如说,我家有5套北京二环的房子,比如说,我可以雇一个很贵的留学专家甚至再配个秘书帮我搞定出国留学这些烦心事…………
先让我膨胀一下……
我又很快清醒了,不不不,我可能还是不会让孩子打小选择国际路线。
至少,不能因为轻松愉快这个原因选择国际学校,其实我们只是把压力后延了而已。
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只要有选拔,就会有选拔标准;有标准,就意味着有竞争有淘汰。这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把花生送到国际学校,可能小升初是轻松一点,但是轻松一阵子不意味着能轻松一辈子,只不过是选择了另一种教育路线而已。
如果将来想进好大学,想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这中间要付出的努力一点都少不了。
而且,以前我们一定要送孩子去美国读书,是因为那时候中国和美国差距真的太大了!
随着中国实力增长,随着我一次次去美国对当地的了解深入,以及在美企工作了7年,我越来越体会到,作为中国人,还是要拿中国做背书,自己才有根基,才有底气。
这些年中美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了,中美两国不管是教育还是生活各有利弊,现在不再能说谁一定比谁好。
既然差距不大,那么我考虑的是,我们是中国人,至少要在国内先把中文学好,按中国人的方式把书读好,了解并认同本国文化,这才是我们和孩子的立身之本。
(花生小学加入少先队时的仪式)
当然,美国的教育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高等教育和顶尖科研研究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比如比较尊重孩子个性、保护孩子兴趣,中国教育就比较弱一点、孩子读书苦一点,教育资源也很不平衡。
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来得爽。
除了以上林林总总的考量,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体制内转体制外相对容易,体制外再转体制内就难了!
也就是说,让孩子先走体制内,到了高中再转国际路线也完全来得及,我们面对是多选而不是无奈的单选。
我妹妹、布丁妈妈原先是一定要小布丁走国际路线的,幼升小择校时,倾向于去一家国际学校,或者是一家有点“贵族”的双语学校,而不是以语数应试抓得很紧而著称的学校。
她觉得应试学校会让小布丁比较累,而且英语课程比较薄弱,不利于孩子将来出国留学。
我就问了妹妹两句话:
申请国外名校成绩是入门门槛,你觉得是让老师在学校管孩子容易,还是你自己在课外管布丁容易?课外学科补习,你觉得是给孩子补数学容易,还是补英语容易?
当然,我妹妹其实也不想给布丁只留一条出国路,所以后来还是选择了那家应试学校。现在,她非常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选择。
本来,我们想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是想给孩子更多选择和可能性,在选体制、选学校和选择课外班上,也是一样的。
或许,今后回流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吧。我也衷心希望中国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
就像前几天任正非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座谈时说:
我们国家有几千年儒家文化的耕读精神,现在年轻妈妈最大的期望是教育孩子,想学习,想刻苦学习,这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基础,我们是有希望的。
中国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
相关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淀花生妈):“妈妈,我们班那个出国的同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