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记得看到文末,有10本好书要送给有缘人哦
前几天老公转我个截图,我一看,乐了,神同步啊!我也刚好前后脚看到了,觉得很讽刺也很有趣,存在了我的手机里。
-
“让牛顿投胎到你家也没有用,只要牛顿在苹果树下刚躺下,你妈就要喊,赶紧练琴去!”(某教育博主)
-
瓦特看到水开后蒸汽会顶开壶盖,妈妈说,离烧水壶远点,小心烫si你……(@女超人娜娜)
-
阿基米德刚在浴缸躺下,就听到妈妈叫“洗澡也这么磨磨蹭蹭的,还把水弄得到处都是!”(@施乐瑶)
-
达芬奇画了几天鸡蛋就听到妈妈叫,“你整天就知道画几个鸡蛋,能画出什么名堂来?”
这个系列竟然还有个爆笑的名字——“妈妈阻碍了人类的进步”😂😂😂
哈哈哈,虽然有够荒诞,但认真一琢磨啊,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虽然不至于咱们说了点啥,家里的娃就错失了成为爱因斯坦、霍金,获得诺贝尔的机会。
但我相信,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做那些探索的时候,应该不至于有个耳提面命、管东管西的妈——
一个人的能量和注意力,是有限的,无论是耗在和家长斗智斗勇上,还是被太多的建议说教所牵扯和影响,都会或多或少,干扰到自身本来会有的专注、热情、以及创造力。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去通过自己去体验、获得觉察和成长的机会。
说喜欢它的大结局,有一处当时没有讲,就是田雨岚儿子子悠的转变。
这个小男孩,从幼儿园起就被妈妈拉去上各种奥数、辅导班,妈妈一心希望他能进升学率比较高的翰林中学,所以一切围绕这个目标转:
只要一放学,就钻进各种补习班:3个奥数班不够,得来5个;光数学好不行,语文、英语也要拔尖;
家务啥的不用管,妈妈做好饭、弄好水果、给你买新衣服,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
足球啊、微生物观察啊,和升学无关的事儿,都是在浪费时间,别做!
子悠本来不是个对学习、对翰林中学排斥的孩子,但妈妈的长期干涉、想要占满他所有时间的控制,让子悠越来越没有空间喘息、生存,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反叛”:
除了默默抠手自伤、幻想一个不存在的小孩安慰自己,他还会突然摔掉心爱的东西、向妈妈大爆发和控诉……
成绩也越来越差,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和做这件事的意义。
后来田雨岚不是“幡然醒悟”了么,她借着出差离开了一小段时间,给到孩子空间。
回来之后,也不想再压迫跟勉强孩子了,她允许子悠踢足球,原本家里放满奥数获奖证书的柜子、贴满各种日程表习题的墙面,都换上了足球照片、子悠心爱的球衣:
他们的关系,开始日渐缓和,子悠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最后一集,当外公问起马上小学毕业的子悠,对未来上哪所学校有什么打算,子悠反而说:
“我想试试翰林,从前是妈妈逼我,我不喜欢,但现在,我自己倒想试试了。”
你看,孩子就像手里的沙,越想握紧,反而流失的越多;
而当真正给到孩子空间、适当放手、不干涉过多时,就会发现,孩子没有走散,反而更愿意靠近、基于自己内在真正的动力去学习、去做选择了……
生活里我们可能没有这么夸张,哪能人人都是“田雨岚”,但可能一颗忍不住想要时时、处处去教育孩子的老母亲的心啊,总是闲不住。
就是想看看,我是不是经常忍不住想去教育孩子,告诉她要干啥不干啥,如果想说话了,就先闭嘴,我,要控制我寄几……
我先是带娃一起去商场,开心嘛,路过一个冰淇淋店,来,买!童年就是要尽兴,我不也经常馋嘴嘛~
但在孩子接过冰淇淋、大快朵颐的当下,有一句话也迅速地要从我嘴边冒出来:
“吃了冰淇淋不能影响吃正餐哈,冰淇淋不是主食,要是影响正常吃饭,下次咱就不能随便买了。”
然后去了书店,看到好多可爱的东东啊,我和小叶子同时被羊驼种草,价格老高了,我还是决定买下来,孩子正高兴,我又想说话了:
“叶子,咱们家这类毛绒玩具可多了,你可不要又是几天新鲜,过后看到新的又走不动道了哈……”
我举个伞站旁边,太阳正烈,找好个角度,正好也能帮孩子遮遮阳。
但这孩子,根本不在乎晒不晒的,她就玩她的,我一会儿调整下位置,心里又忍不住想要叨叨:
“小叶子,你看到妈妈在给你打伞吗?这片沙子不是很好玩吗?你能别总动来动去、换地方了吗?”
庆幸啊,这些只是在脑海里,我都没说出来。而且有了这么个意识去觉察,每每本能地冒出这些话,我都感觉很惊讶:
少说、不说的话,行不行呢?孩子会因为我少叮嘱几句、就错失成为一个“优秀”、“幸福”的人的机会了吗?
我常常会琢磨纪伯伦的这首诗,“孩子经由你而来,却又不属于你。”
每个生命在本质上,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去判断、经验、获得体验和成长的生命权利;
哪怕他们还没满18岁,需要我们的监护,哪怕他们的某些体验可能会是不好的、错误的——
但,我们还是需要去尊重到,这份独属于一个人自己生命的、本来的权利。
尊重不意味着“不教养”,而是意味着“平衡”、“有边界”,能去倾听和看见孩子自身的意愿,尽量不随便地给“建议”,除非他们真的问、真的需要。
我发现自己这几年上过的大大小小的课程,从心理学到正面管教,我尊敬的那些老师、大咖们,都有一个特质,就是——
“并不好为人师”,以及,“看破并不总去点破”,他们甚至还会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如是回答:
我也曾困惑,作为“权威”、“专业人士”、“过来人”(好像为人父母之于孩子、有更多经验的我们),怎么可以不给建议、说“我不知道”、就这么去“闭嘴”呢?
最近跟随科恩博士,在他的“父母游戏力”讲师班课堂里,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和觉察,是来自我自己的:
我们需要去练习“倾听”,当一个人在“说”的时候,这个时间完全属于这个人,中间其他人不能有任何的插话、建议、判断、安慰,只是听,全然地去听。
然后呢?没有任何建议,就只是被聆听,每个人的感觉,竟然都非常非常好,也感觉被“赋能”了。
科恩博士说,因为这个过程,是在相信“说”的人本身有智慧,可以去梳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是在用温暖的陪伴、欣赏的态度、一颗接纳所有感受的心,去真正地看见、赋能这个人,告诉对方你可以,你不孤单,我懂的……
是呀,当我们适当“闭嘴”,就也是在给予孩子空间去生长,就是在相信跟赋能孩子,有TA自己的生命智慧。
——慢下来,等等看,less, is more
哈,可能也有一些朋友会有疑问,就是要把这样深深看见的、真正“共情”的品质给到孩子,其实挺难的,尤其是有情绪的时候。
是我最近看到的一本有趣的书,叫《共情陷阱》,里面提到——
其实咱很多时候有情绪,是被大量的、外界的环境所影响的,要减少内耗,需要了解“情绪磁场”和“共情陷阱”的存在,这本书里,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疏导情绪的好方法,推荐给对情绪管理、心理学感兴趣的你~
后台对话框回复关键字
「共情」
即可参加赠书活动
点击关注👇让你放松不焦虑的治愈好文字,都在这里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慢成长):“妈妈阻碍了人类的进步”:呃……我们真的管娃管太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