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姐
公众号/鲁智深闯海淀
双减后,妈妈圈就没消停过。
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变革,内心怎么可能不波澜壮阔?据我观察,大概总结了以下这些集中忧虑的点。
① 关于培训班,还有哪些培训班能上?手里的线上培训班如何退费?培训班都转到周中了,还上不上?
时间怎么安排?时间成本变高了,如何取舍?
② 关于英语,英语热潮是不是要退去了?还用不用学英语了?英语路线是不是要改变了?
③ 关于书籍,英文书会不会买不到了?教辅书会不会全都下架了?
④ 关于教师轮岗,总换老师,对孩子真的好么?学区房到底还有没有用了?
⑤ 关于课后托管,到底有没有好的托管安排?会不会只是浪费时间?
⑥ 关于娃和自己的未来,素质教育,娃岂不是更累了?拼爹拼妈,自己岂不是更累了?哎,一声长叹。
这就是当妈的一颗心呐。改革的目的是减负,但老母亲操心的心里却满是忧虑。这似乎是一种必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只要有改变,老母亲都会禁不住的担心。
但是,如果你站在吃瓜第一线,就会发现:这次的改革不止针对教育界,各个圈层都在震荡,很可能是一次整体格局上的大变革。
作为局中人,我建议大家:
▎第一,忧虑是老母亲之常情,但不要深陷其中。改革才刚刚起步,以上的所有忧虑,时间都会给我们答案。不妨怀抱着积极心态,让子弹再多飞一会,稳住,不要慌。
▎第二,这次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大,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了。“逆流而上”绝对不是聪明做法,而是要“顺势而为”。
我浅显的理解了下改革的底层逻辑,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① 孩子不是做题机器,要在德育、智育、体育上均衡发展。
②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不要内卷,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我最近也经常在反思,我到底要培养娃的什么能力,让娃能更好的适应未来?哪些是他还欠缺的呢?今天,想把我的所思所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表达力
前两天,跟其他妈妈聊天,我们就回忆起来自己小时候的学习经历。
//整体感觉还是一个“灌”字。
语文课要分析课文、做阅读理解,但这个过程不是自己分析、自己理解的,而是老师告诉我们正确答案:“鲁迅是这么这么想的,把笔记都记好,考试是要考的。”
当一个人习惯了被“投喂”,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动力。当所有的表达都是为了考试服务,就会丢掉原始表达的欲望。
学了这么多年,“鲁迅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似乎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但我们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繁杂的信息来源,相对还是单纯,傻一点就傻一点了。
现在的娃不一样了,他们会面对大量的信息,如果丧失了分析、理解、鉴别、思考的能力,就很容易迷茫。
不管是从娃成长的角度,还是适应未来对人才要求的角度,我都觉得“表达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
//给娃表达的机会,等于给他独立思考的机会,信息整合的机会,把知识和生活经历联系起来的机会。
所以,在这段时间的亲子阅读中,我也更关注“阅读后”时光,跟安德鲁一起讨论故事的含义,其中的道理,跟以前读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等等。不是我在单方面的“灌”故事,而是让他深度参与进来,肆意的表达观点。
表达,也是有惯性的。总是被鼓励表达,就不惧张口;总是被要求闭嘴,就习惯沉默。我们作为娃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应该给足他们表达空间的人。
02
抗挫力
我身边也有不少娃上了初中和高中的妈妈,我发现到了那个阶段,最犯愁的多不是娃的学习,而是娃的心理。
为什么现在的娃心理问题那么多呢?安德鲁还没到那个年龄,我也不敢妄议。
但是从安德鲁目前的表现,我也看出了一些苗头。
安德鲁现在是根独苗,他自身性格又很讨喜,每天都能听到很多夸奖的声音。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他现在听到一点批评,或者玩什么东西输了,就很容易情绪崩溃,要么就大哭;要么就气的满脸通红,一边乱吼,一边大哭。
他爹是个铁血直男,很看不得他这一点。所以,他爹算是我们家唯一一个,总是跟他对着干的人。
我作为妈妈,心情又没有他爹那么坚决。一方面觉得,安德鲁这样受不得挫折,确实不行;一方面又担心,他爹这样硬刚,会不会伤到娃弱小的心灵。
所以,经常很分裂的,一面观战,一面安抚着娃的情绪,一面泼洒鸡汤:“你确实做的不对,有错误没关系,我们认清错误,改正了就可以了,每个人都会有错误。”,”输了没关系,哭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改进。“
但是,我心里也很清楚:想要把抗挫力锻炼出来,只有不断的去经历,去勇敢面对,去把内心变得强大。把“受挫-哭”的脑回路,转变成“受挫-想办法站起来”的能量。
这个过程,需要我的鼓励,也需要我的放手。
03
自驱力
我一直觉得,妈妈的动力和娃的动力之间有个很微妙的关系。
妈妈的动力足,可以给娃增添动力;但妈妈的动力太足了,让娃失去过多的主动权,反而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反观我们家,这一条表现的非常明显:凡是我玩的不好的玩具,恰恰是安德鲁最有热情、最主动想去玩的玩具。
所以,当双减政策落地,看到课后时间延长、教育主体回归学校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驱力,自觉性,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就是再重要不过的能力了。
之前写过一篇:不熬鸡汤,说说凡人的自驱力如何拯救,里面给出了两个普通娃自驱力的养成小锦囊。
一个是“用习惯支撑驱动”。
把要做的事情,每天定时定点的坚持下去,变成一种习惯。比如阅读,每天定时读几本,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不读了,他都不舒服。
另一个是“让娃承担后果”。
比如,有一次上网课,安德鲁不想预习。我就说:“ok,那预习的小星星就得不到了哦,你自己想清楚就好”。
等到了上课,其他小朋友都得到了小星星,他表情很委屈。之后每次都会乖乖预习,丢失小星星的痛已然埋在心底。
我们适时抽身,娃自己作的妖,自己躺的平,伤痛该背就背。
安德鲁马上就要中班了,我想把“时间管理”的主动权也慢慢移到他的手里。具体做法还在摸索中,等有了更多感悟,我再来跟大家分享。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去适应它。
安德鲁这代娃,我一直觉得,是“受到过多关注”的一代。今天探讨的这三项能力:表达力、抗挫力、自驱力,我希望通过培养,而让娃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敢于面对挫折、能够管理自己的人。
身处变革之中,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与大家共勉。
——END——
正在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鲁智深闯海淀):双减后的妈妈圈,都在忧虑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