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说下半年要回老家了,孩子六年级了,9月份就要上初中。因为没有北京户籍,将来没办法在北京中考,只能提前回老家了。这已经不是我第一个被孩子中考逼回老家的朋友了。
前几天和我儿初中的班主任聊天,她说中学的孩子们真累啊,新中考太难了。自己家孩子才三年级,就已经感到了压力。
前几年新闻里不断吹风,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很多人以为孩子们都能上高中了。当时我还想,如果初中直升高中,或者像小学划片进入中学那样的话,那这个片区就太重要了,学区房还不涨上天去啊。结果大家都忽略了“阶段”二字,高中阶段不等于高中。
近几年,即使在北京这样的教育资源相对充沛的地区,普高录取率也只是刚刚过了50%,这50%的录取率里包括了所有的高中,如果说重点高中的录取率那肯定是更低了。前面提到的我的那位朋友,老家在中原人口大省,普高录取率也是50%左右。这是个平均数,这么大的省份,教育薄弱地区,高中录取率低于20%也说不定呢。
过去谈到孩子的人生大考就指的是高考,我现在觉得孩子学业第一道大门槛已经提前到了中考。毕竟几乎有一半的孩子会直接被挡在高中大门之外。有的人说不上高中依然有很多的出路,职高高职,贯通。确实只要孩子愿意,肯定是有学上的,“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中考时候孩子才15岁,这个时候就要决定孩子未来人生走向,我觉得早了点。
过去乒乓球比赛每局21分,一局比赛往往要打接近40个球,有实力的选手即使前几个球有失误,最后也有翻盘的机会。后来规则改变了每局11分,这样一来,每局比赛实际球数降到20个左右,比赛的偶然性就大大增强了,开局落后的选手,很难有机会翻盘。大家看这像不像15岁的孩子就面对人生的分道岔呢。对了,最新的消息说,任何公办校、民办校、教育机构都不可以招收中考复读生。
今天梁老师是不是要贩卖焦虑了?是也不是,毕竟在这个高度筛选的社会里,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考试就在那里,不管你用什么心态面对,所以说备战中考,面对五五开的筛选,决不能等中学再说,就像11分制的乒乓球比赛,前面落后了,想翻盘就难了。
1964年2月北京铁路二中校长魏莲给上级写信,建议给中小学生减负,这封信以“群众来信”的方式几经辗转送至中央,获得毛主席亲自批示。自“二月来信”开始,国家教育减负政策不断推出,近年已经精细化到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的程度,可见在国家层面对中小学生减负一贯重视。
学校、老师对减负当然是必须执行的,可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学习,一方面心疼孩子,希望孩子们能过得轻松一点,一方面想着孩子将来面对的竞争筛选又不敢减。这就造成了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上合力越来越小,家校矛盾越来越突出。
和减负一起出现的是考试改革,考试改革的本来目的是降低孩子的学业负担,可是家长、老师发现考试变得越来越难了,越来越难以把握。产生这样的结果,我觉得是因为几个不匹配。
第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政策不匹配。
高等教育在不停的用“双一流”拔尖增长,占领制高点。高等院校质量分化剧烈,这个压力必然向基础教育传递。高等教育讲拔高,基础教育讲普及,两者都没有错,但在拔高与普及之间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过渡点。选拔筛选的压力自然传递到基础教育阶段。
第二,教材深度与考试要求不匹配。
现在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书上的例题、练习题都很简单。可考试的题目却远远高于教材。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只弄懂教材中的题型的话,考试肯定是不够的。过去讲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已经无效了,家长只能带孩子涌向各种补习班,提前学拓展学成为无奈又必须的选择。
第三,过去更多关注学习结果与如今考察学习过程不匹配。
考试改革之后,试卷考察更关注知识本质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甚至一些情感态度。这些对许多弱些的孩子难度真的很大。
这一点,很多学龄前家长其实没法感受到,我们通过具体题目来说明一下。
比方说这道三上的期末考试题。
题目先设置了一个情境,创设了要买多少防撞条的实际问题。这道题就考察了孩子对周长这个知识点本质的理解,“桌面一周的长度”,而不是仅仅会算(长+宽)×2。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孩子要明白这道题需要用周长的知识来解决,周长和哪些数据有关,并如何计算周长。可以说,这一道题考察了长方形周长这个知识点的全部,这就是典型的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知识本质的题。学生还要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要想完美的完成这道题,这三者缺一不可。
再比如这道题:
这道题是典型的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题目。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孩子自己只能想出一种两种方法,但在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启发就有了多种方法。孩子有没有在课堂里专注听讲,有没有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能不能读懂同学的想法,这道题就考出来了。
这道题又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题中的数学信息非常多,表述方式也多样,有文字有表格。孩子读懂题目之后首先要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再计算。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要求都很高。绝不是简单的考察百分数计算,更倾向考察学生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大家发现现在考察的题目更倾向考本质、考能力、考过程,和以前比考察难度是加大了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转变,家长才感叹给孩子辅导了没用,上课课外班没用,有劲使不出来,感觉身体被掏空。
那么既然不能等中学再谈备战中考,现在开始应对考试改革家长应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
抓孩子基本功。尤其是计算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不该失分的题目绝对不能失分。100分的试卷能抓到的分数已经很少了,这里就别再犯错了。
抓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不仅要知道是这样,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比方说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除法竖式每一个数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分数除法为什么可以变成乘它的倒数。等等这些,孩子们不仅要会应用结论,还要明白结论形成的过程。
提高学生能力。首先是阅读理解能力,小学高年级一张数学试卷,排除图形表格,纯汉字就常常达到2000到3000字,初中高中就更多了,这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个考验。还有就是表达能力,对于现在的数学来讲,仅靠算式图形表达已经远远不够了,对文字的表达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出现的说理题,就是这样。老师常说的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
向课堂要质量。刚才说了,现在考察更倾向考察学习过程。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里老师能才掰开了揉碎了的,讲知识的本质和过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才能有多种方法。这是家长辅导和课外补习不能替代的。家长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课外学习,更要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如果孩子课堂听讲、发言有问题,一定要和老师联系加以解决。
增加生活体验。现在考察题目很多都来自生活实际,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平时注意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我在《我最认可的数学启蒙法》中讲过的数学日记是个好方法,对孩子一定会有帮助。
每个学段都不孤立,家长们都知道孩子未来面对的是五五开的筛选。小学阶段孩子还小,自我控制力差,也缺少学习的动机,缺少内因。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督促帮助,让孩子保持优秀,不断地体验成功,这样孩子才能有动力,未来面对残酷的筛选能从容一点。
今天聊为什么减负这么多年,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却越来越重,不是为了让大家愤怒吐槽,更不希望大家由此更加焦虑。梁老师一直觉得,很多决策和行动,一定要在获得了足够多的信息基础上完成,教育决策更是这样。多听多看多了解,知道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希望梁老师今天的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还是老样子,觉得有用的话,欢迎转发给更多家长朋友。